8月10日,国家攀岩队邀请四川旅游学院山地旅游研究院院长刘勇教授为队伍进行“走向深蓝——现代探险背后的文化自信”主题讲座。
讲座开篇,刘勇教授以个人的亲身经历为我们阐释了人类“为什么要探险?”在他看来,探险的时刻是自己对当前状态的一次叩问,也是对人生追求的又一次洗礼,如同攀岩训练一样,每日面对岩壁不断重复的攀爬,既是在突破自己的极限,也是在追求人生新的高度。
刘勇教授在此次探险中,不仅要应对印度洋变幻莫测的风浪和气候,还要克服长时间海上漂流带来的生理极限与心理压力,同时跨洋探险不只是靠基础的体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海洋气象知识和团队默契的配合,在没有机械助力的情况下,仅凭借一桨一桨的划水驱动小船,穿越了广袤无垠的大洋。途中,他们遭遇过连续数日的狂风暴雨,船舱多次进水,淡水储备也一度告急,高强度的运动下能量补给也很匮乏,每一次?;汲晌思煅橥哦有饔敫鋈艘庵镜氖越鹗A跤陆淌谔乇鹛岬?,当小船驶到一半的距离时,巨浪把船的尾舵和方向舵均拍坏,小船无法控制前进的方向,那一刻他深刻体会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却也更加坚定了挑战自我、探索未知的决心,最终团队四人齐心协力完成了本次壮举。
正是这种不畏艰难的探险精神,让他们最终冲破重重阻碍,将中国探险家的足迹印刻在印度洋的历史坐标上,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无动力、无后援横渡印度洋的第一人。在抵达目的地那一刻,刘勇教授第一时间将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的举起,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探险家的坚毅与担当。他表示,这面国旗不仅承载着个人的梦想,更代表着一个民族勇于探索、永不言败的精神底色,强大的祖国给予了他们足够的保障支持。在现代社会,探险早已超越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范畴,它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外在体现,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面向世界、拥抱未知的生动写照。此次跨洋探险,团队不仅带回了宝贵的海洋数据和科学样本,更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在推动人类探险事业中的积极力量。
讲座最后,刘勇教授勉励了国家攀岩队所有运动员、教练员,鼓励大家敢于拼搏,追求更高成就。他指出,无论是训练比赛中的攀登,还是探险中的劈波斩浪,都离不开坚定的信念作为后盾,离不开科学方法的引导,青年一代更要牢记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大家都承担着为祖国赢得荣誉的重任,应当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潮之中,把每一次训练、每一场赛事都视为磨砺意志、提升能力的契机,全力以赴,用无惧困难的胆魄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展现新时代中国体育健儿的文化自信与时代风采,让青春在拼搏与奉献中焕发出最璀璨的光彩。
世运会开赛在即,刘勇教授用亲身经历为队伍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励志课,让全体队员深受触动。教练员钟齐鑫表示:将以刘勇教授的探险精神为指引,在接下来的训练和比赛中,以更坚定的信念、更科学的方法迎接挑战,发扬中国登山精神,全力以赴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在世运会赛场上带领队员为祖国争光添彩。
刘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探险家、学者,多年来在登山探险专业领域完成了许多壮举,为探险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更是将研究和探险相融合,足迹遍布全世界。2025年7月21日,刘勇教授在历经了65天的跨洋探险后顺利抵达非洲坦桑尼亚,完成了人类首次使用无动力船横渡印度洋的壮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本次讲座是他在返回中国后的首次跨洋探险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