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云和站)暨第三届云和梯田山地越野挑战赛在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云和梯田景区鸣枪开赛。本届赛事以“千年梯田·越野新生”为主题,深度融合自然景观、农耕文明与自我挑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2300多名选手参加。
本届赛事设有82公里童话组(累计海拔爬升4500米)、66公里云海组(累计海拔爬升3818米)、50公里山风组(累计海拔爬升2880米)、35公里天经组(累计海拔爬升1718米)、20公里水雾组(累计海拔爬升1033米)五个组别。
云和梯田凭借“千层梯田、千米落差、千年历史”的“三千”奇观,以及独特的山地地理条件,成为国家级赛事落地的理想选择。赛道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农耕文化肌理,更将农耕场景、非遗文化、山居人文融入比赛。
这一设计理念与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倡导的“探索极致山野,共赴山河之约”核心理念高度契合。比赛路线穿过的朱源村老戏台、梅竹村畲族百年土屋、白银谷景区等处都是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的打卡点。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常规赛事的功能补给,赛事特别设置“梯田文化补给站”,组委会准备了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云和美食,以“赛事+非遗”深度融合模式对属地特色进行了深度展示。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山地越野运动部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我们不是在创造一条赛道,而是在编织一条连接古今的文明纽带。82公里组赛道巧妙串联起13个古村落、5处非遗点。当选手在白银谷景区补给站时,畲族阿婆会递上炭火麻糍,糯米的焦香里裹着世代相传的山居智慧;途经水礁垟村,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的彩带编织,红黄绿三色丝线正是梯田四季的色彩密码。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重庆的吴承坤和四川的冯燕清分获82公里组男、女冠军,成绩分别为10小时14分50秒和11小时42分15秒;来自贵州遵义的杨维证和浙江湖州的李亚分获66公里组的男、女冠军,成绩是8小时14分17秒和10小时07分08秒;来自浙江武义的朱晓聪和浙江丽水的华育萍分获50公里组的男、女冠军,成绩是5小时54分36秒和6小时54分13秒;来自浙江武义的王申申和丽水的金雪丽分获35公里组男、女冠军,成绩是3小时21分56秒和4小时09分08秒;来自浙江丽水的冯高强和云和本土选手叶红燕分获20公里组男、女冠军,成绩是1小时57分和2小时17分12秒。
作为以梯田为核心的国家级山地越野赛事,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云和站)以“自然为卷、人文为笔”,搭建了山地越野运动的交流平台。未来,云和县将以本届赛事为引擎,加速推进“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证,打造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让梯田的千年纹路继续书写体育赋能共富的新篇章。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山地越野运动部主任王毅,丽水市体育发展服务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晨虹,云和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朱振华,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广丰,浙江省登山协会秘书长许宁,云和县崇头镇党组书记孔祥丰,云和县梯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熊建兵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为比赛鸣枪。
2025中国山地越野公开赛(云和站)暨第三届云和梯田山地越野挑战赛由中国登山协会、云和县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登山协会、云和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云和县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云和县崇头镇人民政府、云和梯田投资有限公司、云和县登山协会协办。